設計畢業展 Online Exhibition

龍華科技大學文化創意與數位媒體設計系5th成果展 -『不同凡響』

活動時程 │ 2019/06/06 - 2019/06/10
活動地點 │ 台北松山文化創意園區 鍋爐房
活動網站 │ https://www.facebook.com/LHU5thCCDMD/
電子信箱 │ ccdmdlhu19960507@gmail.com
主辦單位 │ 龍華科技大學文化創意與數位媒體設計系
54245

玩家在遊戲中扮演大稻埕的商人,體驗大稻埕的歷史事件。透過競標貨物,隨機抽取到的卡牌、事件的發生,都是一種變數,就跟現實生活一樣。AR 技術讓玩家競爭的過程更加視覺化,在遊戲中認識大稻埕文化特色。

大蹈商

大蹈商

類別/互動媒體 成員/葉永財、李承憲、林郁苓、陳欣汝、楊景婷 指導老師/許峻嘉

故事圍繞在英國商人陶德以及買辦李春生帶領下,大稻埕的茶葉貿易,將台灣茶業推向成功,使用者以第三人稱的角度來認識這些「茶香歲月」的奇蹟。希望藉由互動程式達到教育以及傳承的願景,分享這些在台灣的故事。

Teatok Teatok

Teatok Teatok

類別/互動媒體 成員/莊雅珺、邱采筑、柯羿伶、黎萱 指導老師/許峻嘉

我們選擇RPG遊戲作為遊戲類型,利用小故事,引起玩家的興趣,帶領大家進入過去的大稻埕,告訴大家鮮少人知的歷史故事,過程中我們藉由大稻埕知名畫家的畫作《南街殷賑》作為遊戲碎片收集的設計。

埕事穿梭

埕事穿梭

類別/互動媒體 成員/王妤涵、陳鈺姍、巫湘姍、徐意涵、郭永欣 指導老師/許峻嘉

以大稻埕區域建築聯想出一款兒童座椅,其功能包含乘坐、收納及互動性的設計。座椅層遞的設計是為了營造出座椅下方的空間與當地巴洛克式建築騎樓的深邃感椅背的建築設計外觀造型都是採用大稻埕地區的知名建築地標。

敲然

敲然

類別/產品設計 成員/陳正峰、林芷萱、黃郁芳 指導老師/林念鞍

以大稻埕碼頭為發想,當時港口貿易的主要出口是茶葉等資產帶動了北台灣經濟。造型以幾何船隻作為茶具主體造型,搭配波浪的茶盤讓船隻彷彿在海上行駛。雙層隔熱玻璃杯是大稻埕碼頭遠眺對岸的觀音山做造型。

埕載好食

埕載好食

類別/產品設計 成員/蔡宜芳、賴佳慧、徐詠情、高瑜君 指導老師/林念鞍

簡潔活潑作為轉蛋機臺設計主軸, 結合互動設計讓使用過程更加趣味有吸引力。轉蛋內容物為中藥外型及其對應有益器官為元素設計的造型功能公仔,亦附上合作店家優惠券,讓消費者能透過此設計快速的認識中藥。

身體好轉

身體好轉

類別/產品設計 成員/陳妤瑄、許季庭、范詩如、呂昱嬋 指導老師/林念鞍

一款可攜帶式的燈籠碗盤組,不僅具有環保性質外,在外用餐提上它就彷彿重返大稻埕四、五十年前街上提燈籠的熱鬧景象。外觀上融入了當地的元素及溫差發電的技術,透過食物的溫度散發出暖光,吃飯時更加有氣氛及樂趣。

綿綿不熄

綿綿不熄

類別/產品設計 成員/李晏婷、丁彥文、吳靜婷 指導老師/林念鞍

「米富器食」聽起來像「名副其實」,而這句成語意思是 "名聲或名稱與實際相符合" ,這是我們做器皿的精神。隨身容器旅行組可壓扁可組裝,讓外國觀光客方便攜帶,也從我們設計的容器中,了解當地的文化。

米富器食

米富器食

類別/產品設計 成員/謝名軒、黃品潔、吳旻修、朱嬿靜 指導老師/湯怡琇

一款過去與現代融合的燈具, 保留燈籠元素, 並加入現代燈具特色, 結合裝飾紋要件, 讓光線與建築特色結合, 為了使更多人能明白古蹟保留的重要性, 才想出利用大稻埕的建築特色融入進燈具裡。

光現

光現

類別/產品設計 成員/陳柏年、陳宥蓁、詹宇勝、魏宜婷 指導老師/林建志

童趣紅龜粿DIY用品,拼圖元素結合刻印工藝,搭配上三原色米糰搭配混色,活潑的製作方式充滿趣味性,並可增加孩童專注力、邏輯思考能力,可重複組合、刻印出,簡單創作屬於自己的紅龜粿模具。

粿案

粿案

類別/產品設計 成員/盧青丰、黃湄真 指導老師/趙龍傑

本產品的初衷為「以動態遊戲,演示歷史與商業的靜態成果」,尤其在遊戲規則的遊玩上,重現大稻埕地區商業的競爭機制是如何運作。人物角色可讓使用者分別詮釋代表不同時期,模擬他們是如何建立一個今日大稻埕。

興業遊商大稻埕

興業遊商大稻埕

類別/產品設計 成員/林于棠、孫長文、黃郁翔 指導老師/牛道慧

在90年代,學校禁止學生談戀愛,某天劉凱傑藏在書裡的信被教官發現,王妤璇又因家境不好需要休學,兩人的愛情被受阻饒。劉凱傑和王妤璇決定把信藏在城隍廟的石縫互相傳遞,祈求月老能守護這封信直到對方拿走。

大埕小愛

大埕小愛

類別/影音視覺 成員/周穎詮、林辰穎、呂政陽、潘怡錚、蘇金霞 指導老師/張仁礦
載入更多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