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展場95%回收率的驚人設計!用紙藝讓文化更立體- 半隻羊立體書實驗室
取之於自然的「紙」不僅是傳遞資訊、承載文化的重要媒介,擁有強大可塑性的它也是永續工程中最具指標性的重點媒材之一,而透過剪、摺、撕、刻、拼、疊、揉、編織、壓印、裱糊、印刷、裝幀等工法將紙張轉化為藝術品的紙藝,更是門需要具備文化底蘊的傳統技藝,不過,與紙藝結下不解之緣的竟然是三位主修建築與空間的設計師,這兩種看似沒有直接關聯的專業,卻意外撞擊出新的紙藝文化。
設計跨域 創業的157魔咒
由葉洋、葉禮華與盧盈文共同創辦的「半隻羊立體書實驗室」(以下簡稱半隻羊)是一間以發揚紙藝文化為品牌核心的跨域設計公司,會這麼稱呼的原因是,除了設計外他們更開辦了紙藝相關課程、策展、專利授權、聯名出版甚至扮演媒合的角色,促成國內優秀的紙廠與印刷廠相互交流、合作,開發出許多質優又有創意的紙藝產品。
「我們創業時沒想到經營一個品牌會這麼複雜,還好加入了U-Start創新創業計畫,我們用了整整一年的時間才把基礎課程稍稍補齊,接著又花了幾年的時間多方嘗試、甚至加入文策院文化創業加速器做更深入的創業進修,在品牌即將滿十歲的前夕回頭看,這段推動品牌軸轉的過程真的很艱辛」葉洋苦笑地說。
設計不僅限於外型與美感,品牌經營模式與流程也是種設計
在創業圈中流傳著90%的新創公司會在一年內倒閉,倖存的公司中也僅有10%能撐過五年,這樣的魔咒對當年新創的半隻羊來說是個很大的挑戰,葉洋說之所以能夠通過考驗,關鍵就在於採用靈活扁平、協作且自治的海星模式管理,而非傳統由上而下的集權式管理,透過即時溝通、協力共創的經營理念,半隻羊由被動的接案設計快速轉進專利授權、聯名商品開發等市場,也因為如此才能夠將疫情對公司所造成的傷害降到最低。
不衝撞怎麼拿經驗值
葉洋認為品牌經營不能只靠接案與商品開發,為了品牌的長遠發展,確保創意能夠完美落地是最重要的關鍵,於是他們決定更深入的研究紙材與製作端的技術,在持續的交流、修改與大膽衝撞的嘗試下,融合紙張特性、印刷、加工技術與結構設計的紙藝作品為半隻羊敲開了合作的大門,靈活、出色的設計與高水準的品質也深獲國立臺灣博物館、衛武營、故宮博物院、GQ、天作之合劇場等跨領域品牌的青睞。
聽懂客戶的真正需求,再思考如何替他解決問題
「客戶希望我們能夠替他們解決訊息傳遞的問題,而我們所做的,除了搞清楚真正的訊息並轉譯成大眾一看就懂的作品外,讓目標客群 (Target Audience)印象深刻且願意留在身邊的創意更是團隊思考的重點,而這個目標需要與紙廠、印刷廠與加工廠協力才能達成,所以彼此平日裡培養的默契與溝通非常重要。」
有了默契十足的外部協力團隊,半隻羊順利的轉向設計、生產、製造的一條龍服務,而為了讓作品達到客戶預期的效果,他們選擇與「能量天使」合作產品加工組裝的部分,讓因為脊損而不良於行的朋友們能夠在舒適的環境中工作、獲得穩定的收入。「這群能量天使們非常細心,不僅讓紙材的耗損量大幅降低,品質也更好」葉洋微笑著說。
時間累積的是文化更是正循環
為了貫徹發揚紙藝文化的初心,半隻羊特別成立了教育推廣組,針對校園、展演活動及網路等不同場合分別開發教材與材料包,將結構、技法與美感透過由淺入深的課程傳遞出去。在許多人不看好的情況下,半隻羊團隊卻依舊堅持,葉洋認為雖然備課、授課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源,但透過教育才能夠讓更多的人體驗到紙藝的美好,只要能夠引起一個人的關注與投入就是成功。
共創的概念讓我們找到雙贏甚至三贏的合作模式
隨著造紙技術的創新,半隻羊團隊提出「永續策展」的設計概念,也就是利用再生紙材取代展覽活動中常見的PVC材質輸出與造景,讓這些以往在撤展後直接丟棄的耗材能夠回收再利用,成為紙藝課程活動中的材料或著成為寄送貨品的紙箱,展場說明DM及字卡也以數位化的「智慧紙片」來取代,只要透過QR code就能輕鬆在行動裝置中閱覽,不僅方便品牌即時調整資訊也能大量減少不必要的輸出與耗損。
透過設計達到減碳、環保目標的「永續策展」,在半隻羊團隊的努力下逐步落實在多場展演活動中,也有越來越多國內優秀的廠商如益鈞環保科技的再生紙纖、走走家具的F1等級可拆式家具、FANSEE團隊的互動式數位內容等,陸續響應這項重要的環保計畫,並且讓展場回收率達到驚人的 95%,而這樣的設計也獲得「2023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的永續獎金獎的肯定。
從空間、結構到品牌經營,「半隻羊立體書實驗室」透過靈活的組織管理與協力共創的理念,成功讓傳統的文化、出版產業在後疫情時代有了新的可能性,也使得原先躍然於紙上的人文風情更加貼近生活,在即將迎來品牌十周年的當下,半隻羊讓我們看見的立體不僅是型態與美感,更多的是讓夢想落地的實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