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轉話題與風格!對迷因圖有概念的你,一定知道這是哪張圖:鄧筑專訪
自然三寶:陽光、空氣、水;處事三寶:謙虛、禮貌、讚美;網路三寶:迷因、迷因、迷因!歡迎來到人人都是創作者的時代,一張圖可以有千千萬萬個表達,迷因不僅不死,還會不斷以各種幽默形式再現眼前!
迷因主題千奇百怪,玩迷因的人也各有不同,試想過當設計師開始打開迷因寶盒,到底會蹦出什麼火花?拿好板凳、準備好瓜,讓我們繼續聊下去……
事件主角:鄧筑
高中就讀廣告設計,從事設計相關工作,喜歡很多不同類型的作品也願意嘗試各種題材與風格,平日接觸古典、現代藝術、音樂、看書、電影。
當設計師戴上迷因濾鏡,直接玩瘋!
有工業與商業設計背景的鄧筑從事設計工作有些年了,對她來說商業設計與個人創作就像社交跟獨處的模式切換,前者比較像是去理解圈子、和別人溝通並做出相對適當的回應,後者則是分享個人對日常事物的體悟。
「從事商業設計時,考慮的因素會有一個相對明確的定調,整合出的成果會是綜合的最大公約數,因此需要跟團隊或客戶充分對焦; 當只剩下自己跟作品之間對話的時候,由於對各種題材、風格都很喜歡、審美開放的關係,有時需要思考切入的角度。」
商業與個人,看似兩條完全不同的線,但當鄧筑開始創作迷因圖時卻擦出意想不到的火花,基於迷因半開放的敘事特性,她發現自己的創作想法在圖像創意上有更多發揮空間,於是,筆拿起來,便一發不可收拾……
第一畫:充滿中式風格的「分心男友」
以顏色溫雅的水墨表現「見色心起,經典回頭」畫面
第二畫:當新藝術運動大師慕夏為Drake做海報
捷克藝術家慕夏(Alfons Maria Mucha,1860-1939)是20世紀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的代表人物,賦予通俗海報如夢似幻的唯美感,試想Drake的Yes 和NO居然可以如此浪漫,想必慕夏老人家也會會心一笑!
第三畫:謎之微笑哈洛德變身辛普森
匈牙利「著名長輩」哈洛德,以謎之笑容洗版世界各大的網站,不僅紅遍全球,連2D世界都能輕鬆穿越!
.
「上世紀的動畫很多都是手繪的,為了保證繪畫的工作效率,視覺風格會偏向精簡、造型感強的表現方式。」
第四畫:當暴怒主管亂入波普藝術
與安迪沃荷齊名的波普藝術家李奇登斯坦(Roy Fox Lichtenstein,1923-1997),以系列網點(班戴點)和漫畫風格而聞名,創作角色包含米老鼠、唐老鴨,但就是沒有試過「暴怒主管」……
和梗圖一樣多變,如何自由跳轉各式風格?
不難發現,鄧筑的作品風格非常豐富,能在水墨系、唯美系、漫畫系中自由切換,這其實源自她一直以來的基本功訓練與視覺風格的分析觀察。
「我會習慣性地去分析不同視覺風格的元素,比如配色、線條、構圖,以便應付不同的創作需求。」
鄧筑還分享自己平日會透過素描跟寫生訓練畫技,從不同題材(人物、動植物、風景、建築等)觀察具象物件的形體,再簡化成抽象元素(球型、圓柱形、長方體、三角形)以掌握這些題材在視覺上的幾何特徵。
「創作時,我個人習慣是先以畫面的幾何元素(圓形、矩型、三角形、S型、C型等)定位視線的焦點、動線,切割出主次跟面積比,根據調性分配明度與色相的比例,如果時間上允許,又沒有對構圖有明確方向的話,會多試幾種組合,再選出相對適合的構圖進行細化。」
迷因不死的幽默世代
這是需要創意的時代,更是一個需要話題的時代,迷因之所以能存活,不僅說明了人人都能成為藝術家這件事,更點出了人人都喜歡被逗樂的心理需求,以前逗樂人的是表演、漫畫、電影,現在的笑點是帶有對話、能自由發揮創意的視覺設計,生活無聊貧乏嗎?一起來玩迷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