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因經濟正夯!把握迷因化三大特性,讓創意轉化成排隊瘋搶的暢銷商品!
你今天迷因了嗎? 大家口中的迷因究竟是什麼意思? 那些讓人發笑、忍不住分享跟標記好友的網路梗圖、影音,背後究竟有什麼不可思議的魔力? 最近正夯的迷因經濟是什麼? 將創意變現的必要條件又是哪些呢? 今天一次告訴你!
迷因 (MEME)到底是什麼?
很多人都以為「迷因」這個名詞是從網路上出現的,不過其實在還沒有網路的40年代迷因(MEME)就已經出現在紐約時報的填字遊戲中了,直到1976年才由 理察·道金斯 (Richard Dawkins) 在 The Selfish Gene《自私的基因》一書中首次定義。

迷因(MEME) 其實是融合了希臘字根mimēma (具「模仿」的含意)和gene (基因) 的概念所延伸而成,在《自私的基因》中 理察·道金斯透過迷因來解釋「在某個文化中,從一個人傳播到另一個人的想法,行為,風格或用法」,並且將它定義為一種文化資訊傳播的方式,而這也就是迷因的由來。

隨著網路科技的發展與行動裝置的成熟,現代人的生活已經逐漸離不開網路與手機,這個現象不僅提高了資訊傳播的速度也改變了文化融合、傳遞的方式,因此,迷因也增加了「有趣」與「在網路上被廣泛轉載」的定義,也同步躍身為當代流行文化的指標之一。在疫情加速產業轉型後,迷因不再侷限於網路世界中,而是成為OMO(Online merge Offline)行銷整合模式中的成功關鍵。

從二創延伸出的迷因經濟
迷因就是梗圖? 這樣說雖然沒有不對,但卻不夠完整,迷因的元素可以是圖片、影片、音樂、一句話、一個動作,除了內容有趣以外,最重要的是能夠被廣泛地流傳、應用與討論。以梗圖為例,雖然吸睛、有趣,但有些僅曇花一現就消失在茫茫網海中,而迷因則是經過眾人好幾輪創意惡搞、無情淘汰下的最終勝利者,因此,腦筋動得快的人還會自製產生器來加速這段演化過程。 梗圖產生器: https://imgflip.com/

雖然這些將有趣、諷刺等文字置入圖片或影像的迷因十分常見,但結合經典迷因元素二創的「新迷因」卻更加吸引人、帶入感也更強烈,最近在網路上瞬間爆紅的「山道猴子的一生」就是最好的例子。

「山道猴子的一生」系列影片中不僅融入了經典迷因wojak,更透過貼近生活的真實故事緊緊抓住了網友們的眼球,除了故事情節引起網友們大量討論外,活用wojak製作的畫面也意外地成為被瘋傳的梗圖,搭配上微軟AI語音的獵奇腔調,讓這部影片連人物對白都成為迷因,說它是迷因總匯一點也不為過。微軟AI語音:https://azure.microsoft.com/zh-tw/products/cognitive-services/text-to-speech

系列影片爆紅後,不但各大媒體專覽爭相分析、報導,甚至連主題曲MV、饒舌短影音、角色扮演IG等各種二創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就連大賣場也忍不住跟上這股迷因風潮,更特別的是,影片中主角所販售的「莫忘初衷」貼紙也可以在網路上買到喔!而這種經由共同參與而創造出的集體價值認同,就是號召力、結帳驅動力驚人的「迷因經濟」。

延伸閱讀> 數位時代99%人都不知的著作常識:賴苡安律師專訪
掌握迷因的三大特性 搶搭迷因經濟快車
經典的迷因都具備增值性、存續性、散播性這三種特性,有趣又貼近生活的迷因容易形成共感,所以會被快速地分享、傳播,也很容易被二創而激出新的火花,所以創作時必須要注意作品是否限制太多、太抽象或是與生活距離太遠,而失去演化為迷因的機會。

即便創意成功的迷因化,想讓迷因轉變成為瘋搶的商品,商品開發、通路營運及行銷規劃缺一不可(相信有電商或跑過市集的人應該都繳過不少的學費與時間),為了讓創作者能夠專注在創作、縮短圓夢的時間,曾為多家國內外知名品牌商品操刀設計與營運的核心團隊成立了「迷因博物館」。

「迷因博物館」有別於其他設計商品線上銷售平台,團隊不僅能夠依照作品提供商品類別及定價建議,更提供了媒合工廠、通路上架、打樣修校等服務,幫創作者將商品開發的時間與成本降至最低,即便是初次開發商品的創作者也能快速上手。

除了前端的商品開發外,「迷因博物館」陸續與台灣、日本樂天、amazon及國內知名電商平台合作,在協助創作者打開國際市場、增加國際曝光度的同時提供穩定的收益,讓成為創作者持續創作的靠山。今年,首次與「迷因博物館」合作的插畫家阿筑,以個人獨特的畫風與創意將12幅經典迷因的二創作品集合成年曆,除了讓人一看就有fu外,與「迷因博物館」團隊共同討論出的設計巧思也讓人眼睛一亮!

讓創作成為快樂的正循環
非常喜歡迷因圖的阿筑畫風十分多元,平時就愛嚐試不同創作方式的她,這次更大膽挑戰以美式漫畫、中國水墨畫等不同的元素、筆觸、色彩來創作,「除了必須花時間研究大師們畫風的獨特性、努力練習外,挑選合適的迷因圖來搭配也很燒腦」阿筑說。

「迷因就像是個媒體,需要引起大家的興趣來集體創作才會有趣」
「為了要讓大家在看到的當下就能與原作連結,而且很直覺地發現那些新融入的元素,感受到我想要傳達的創作觀點,多次嘗試與調校後才完成」阿筑說迷因本身就有它難以言喻的魅力,所以她花了很多心思讓原作與創作達到平衡,就如同將時尚、硬派的 Rapper 與代表藝文、柔美的慕夏融合在一起,讓經典的迷因除了本身的趣味性外,更增添一種帶有衝突感的視覺魅力。


雖然自己也創作過許多作品、開發出別具特色的文創商品,不過與「迷因博物館」團隊合作的迷因月曆,是她畫的最開心也最輕鬆的一次經驗,「專心的創作自己喜歡的作品是最讓人快樂的事情了,剩下的事情只要交給團隊、跟團隊討論就可以了,很像畢製那樣分工合作卻又不需要那麼辛苦 (笑)」阿筑笑著說。

插畫家 阿筑 Cyan
高中就讀廣告設計,而後從事相關工作,
因為喜歡很多不同類型的作品也願意嘗試各種題材與風格,
平日喜歡古典/現代藝術、音樂、看書、電影。
Instagram: leichenberg0000
Facebook: Cyan. 有畫要說
如果你也喜歡阿筑的畫風、喜歡迷因、喜歡生活中來點不一樣的「惡趣味」,不妨到「迷因博物館」下單收藏可重複書寫、內含12款經典迷因的「2024潮流迷因月曆」,一同支持國內優秀的創作者們吧!
讓小編也果決入手的「2024潮流迷因月曆」到底有多「迷」?
「2024潮流迷因月曆」詳細介紹

自以為留了鬍子就可以成為Tony Stark
硬生生忽略財力、智慧與外表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