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文章 │ 互動設計 創意設計 黑秀人物

獨立、理想、超跨界!這才是Z世代值得擁有的工作!用創客文化實現跨國聯盟:Fabcafe Taipei葉博允專訪

作者/ 徐思穎 圖/Loftwork、FebCafe
2023/04/06

想像一下這樣工作:沒有通勤擠捷運痛苦,只要連上網,不到十秒,就可以見到來自東京、倫敦、多倫多、曼谷的同事, 與他(她)討論創意,在這裡,可以暢所欲言,調動來自世界各方的資源,實現自己的想法。自由、理想、超跨界是當代職場新潮流,也是Z世代所求的工作狀態,而這件事已在臺灣悄然發生,地點就在台北西門町街上的工作空間-FebCafe!

 

image1

 

FabCafe 是一家跨國經營,結合創客空間與咖啡廳的公司,由設計顧問公司Loftwork於2012年在日本東京創立,目前已經從日本、台灣、泰國等亞洲國家,拓展到歐洲與美洲等多個地區,形成一個目前共有14個據點的創作者社群網絡,業務範圍包含文化科技推廣、產學合作、教育培訓等。

 

image2

image3

image4

 

在FabCafe可以使⽤AR、VR、3D列印等數位製造的技術,⼀起學習、創作與合作

 

image5

 

 

Fabcafe Taipei 葉博允 Paul Yeh

image6

Fabcafe Taipei科技創意部負責人(Creative Technologist),興趣在發覺設計、活動與製造三個領域的有趣交集,時常在舉辦融合創作與發想的各類型活動,包含工作坊、課程與講座,以動手做的方式,在實體與虛擬的空間中進型體驗設計與創作,例如以數位製造工具打造的互動體驗,或以虛擬引擎打造的VR/AR虛擬實境體驗。

 

創意是想法與科技的平衡,不用過度執著特定的工具,要能結合才是重點,我不直接做設計,而是幫助團隊尋找可能性,用共創的角度尋找合作對象、資源、工具,到流程。

 

image7

創客精神:獨立、理想、超跨界

創客指是一群酷愛科技、熱衷實踐、對世界抱有赤誠創意人,可以是藝術家、設計師或任何領域的從業者,而他(她)們的身影,最常出現在Febcafe的客廳,2013年成軍至今十年,Paul 與工作團隊努用創意串聯科技與社會。「平時各自獨立,遇事機動組隊」是這群人的工作方式之一,根據內容、目標搭配團隊,有時候是臺灣、日本組隊,有時候是倫敦跨亞洲執行專案。團隊基本分為三個角色:Creative Director 負責專案方向、Assist Director協助執行、Producer 負責業務開發,尋找潛在機會。

萬華新富町市場改造計畫

市場是支撐人們生活的「城市廚房」,在臺灣,越來越多的地方因都市發展、居民老化、生活方式改逐漸沒落,Febcafe聯手日本團隊,從文化探索開始,活化、推廣臺灣傳統市場的獨特歷史。

image8

材料、味道、香氣與歷史的文化研究與討論
材料、味道、香氣與歷史的文化研究與討論

image10

image11

image12

 

創客超腦洞:含在嘴裡的專輯

與長住臺灣的哥倫比亞藝術家Alejandro Zamudio(艾雷)合作,因應兔年設計的多感體驗項目Lollisonic AR : Tutu(兔兔) is a bit hungry,目的是實驗如何以視覺與聽覺之外的感官來體驗內容。棒棒糖裡面藏有小型喇叭,當吃著棒棒糖時會發出聲音,透過牙齒與頭骨的震動傳到耳朵裡,成為一個用吃的「骨傳導耳機」,感受可以吃到的聲音(Taste the sound),推出後廣受好評, 受邀前往參與曼谷設計師週的展出。

image13

VR/AR的框架突圍:創意解決產業問題

大爭之世,凡有血氣,必有勝心,在Web3.0時代,AR與VR就是戰場,這些技術已被廣泛運用在各個層面,Fabcafe也順著這股科技大浪,除了開發娛樂產品,也將視角放在用VR與AR解決產業問題上 。

image14

image15

image16

image17

擴增實境(AR,Augmented Reality),以手機設備為主,比如許多社交平台特效濾鏡,在實境空間外加一個圖層,藝術家KAIJU SMUGGLER的作品Can we be friends,人在探索城市的同時,還可自由的在城市塗鴉與角色互動

結合STYLE 軟體,有機會在西門町大街捕獲黑秀小編 製作/Paul
結合STYLE 軟體,有機會在西門町大街捕獲黑秀小編 製作/Paul
虛擬實境 (VR,Virtual Reality),體驗感與沈浸感比AR更強
虛擬實境 (VR,Virtual Reality),體驗感與沈浸感比AR更強

 

利用VR技術解決曲木處理問題

與日本飛騨式木材企業合作,通過擴增實境(AR)技術,解決木料處理時丈量、裁切時的處理風險。

情境能幫⼈更快瞭解問題並找到解決辦法。先⽤3D掃描建模,再模擬裁切效果。

image20

image21

image22

image23

image24

創客聯盟,入場的靈魂拷問

成長在資訊高度發達的社會,Z世代是個才華橫溢的世代,用科技、玩媒體已是基本技能,只要有想法,一切都能實現,造就了創客的出現與蓬勃。而在追求獨立自由的同時,應該注意些什麼呢?所有的工作都可簡單分為三種:賣體力、賣時間、賣能力,創客應屬於最後者,用無可取代的科技能力換取自己上班的主導權,但是,在享受自主前,不妨先確認這兩件事:

˙ 當自己的主管,高度自律
—-靈魂拷問—-
可以接受隨時上班的狀態?
會議結束後能自動構思方案,給自己安排工作?
願意持續學習與實踐,不斷更新能力?

˙ 團隊合作,接受差異
—-靈魂拷問—-
如果想法被挑戰,能否心平氣和的接受?
在條件有限的情況下,能否接受折衷方案?
遇到價值觀不同,能否耐心溝通?

如果你的答案都是YES,你不僅是是⼀位創客,還能成為⾃⼰事業的主⼈,放膽追求理想吧!

延伸閱讀> 設計超能力
https://loftwork.com/tc/about/

 

徐思穎 Hsu Szu Ying (Suly Hsu) 畢業於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北京大學藝術學院, 2017年開始從事當代藝術之報導寫作,熱愛攝影、旅行。 個人網站https://nowshowup8825.wixsite.com/hsuszuying 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suly.hsu
徐思穎 Hsu Szu Ying (Suly Hsu)
畢業於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北京大學藝術學院,
2017年開始從事當代藝術之報導寫作,熱愛攝影、旅行。
個人網站https://nowshowup8825.wixsite.com/hsuszuying
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suly.h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