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文章 │ 設計常識 黑秀人物

如何在國際設計大賽脫穎而出?iF、金點設計獎評審章琦玫超無私分享

作者/ 徐思穎 圖/ 章琦玫
2022/10/21

2022年步入尾聲,是否開始在為2023年做打算呢?尤其是要「未雨綢繆」設計競賽,創作前,一起來聽聽iF、金點、日本GOOD DESIGN設計大賽評審章琦玫的建議與看法吧!

 

image1

 

章琦玫

 

image2

 

紐約Pratt Institute Brooklyn, NY溝通設計碩士、十分視覺整合設計有限公司創意指導、中華平面設計協會榮譽理事長、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兼任助理教授,獲得德國red dot award : editorial design視覺傳達設計獎、packaging design包裝設計獎。曾擔任德國iF Design Award、日本Good Design Award、日本JAGDA國際學生海報設計比賽、墨西哥 International Poster Biennial in Mexico、Golden Pin Design Award金點設計獎、TISDC臺灣國際學生創意設計大賽、TiGDA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等評審。

 

參與日本GOOD DESIGN 2019評審 圖/章琦玫
參與日本GOOD DESIGN 2019評審 圖/章琦玫
擔任iF 2019年包裝設計評審 圖/章琦玫
擔任iF 2019年包裝設計評審 圖/章琦玫

 

設計的起點、思考與方法

在紐約求學時,章琦玫修習了知名設計師Bob Gill的課,課堂上老師必問的ㄧ句話是:「What is your statement?」,讓她深刻反思設計的意義,至今仍謹記在心。

「開始討論我的設計提案前,我必須用簡單的一句話或是簡潔具體的詞語描述,不然Bob是不會看草圖的,對他而言,過多的敘述代表我的 idea不足以達成傳達溝通的有效性;反之,如果他掃瞄了一下我的草圖,在我尚未開口時,他自己倒是開心的幫我說出了statement!這表示他看到了good idea!」

章琦玫認為設計不應該是靠靈感,重要的是專業養成、生活體驗乃至任何知識訊息的汲取,它是有邏輯、有方法的,設計的有效性包含獨特、合理、適用(能解決問題)、可執行、可延續等。從「一顆石頭」聊起,假若想法是顆表面粗糙的頑石,設計的過程是否意味著用這五個方法細細打磨,慢慢成就一件作品?

「這句話只對一半,設計還強調獨特性,設計師必須根據每顆石頭的特性,做出最能凸顯特色的安排,未必人人滿意,但必須是未曾見過。」

 

image5

gogoro設計提倡節能減碳、改變出行的生活方案 圖/ https://www.gogoro.com/tw
gogoro設計提倡節能減碳、改變出行的生活方案 圖/ https://www.gogoro.com/tw
有巧思視覺傳達設計© 2000, fons hickmann & gesine grotrian. all rights reserved. 圖 /https://www.typographicposters.com/fons-hickmann-m23
有巧思視覺傳達設計© 2000, fons hickmann & gesine grotrian. all rights reserved. 圖 /https://www.typographicposters.com/fons-hickmann-m23
2022年日本GOOD DESIGN大獎,設計師王小楓為多摩美術大學藝術檔案中心所藏的勝見勝藏品而設計《勝見勝藏品數字檔案庫》,讓人有效的查找資料 圖/王小楓
2022年日本GOOD DESIGN大獎,設計師王小楓為多摩美術大學藝術檔案中心所藏的勝見勝藏品而設計《勝見勝藏品數字檔案庫》,讓人有效的查找資料 圖/王小楓
圖/王小楓
圖/王小楓

 

NG設計,這4點不能踩

如何讓自己的設計在成千累萬的參賽作品脫穎而出呢?首先要避開評審眼中的NG設計:
第一, 概念模糊、主張不清。回到前面所談的「statement」,設計者必須清晰定義設計的核心觀點,讓評審一眼識別。
第二, 缺乏對產品了解。章琦玫以包裝設計為例,有些作品表現的只關注視覺美感或印刷技巧,並沒有凸顯產品特色,很容易在第一輪敗北。
第三, 審美舒適圈,視覺表現缺原創。例如各類型的視覺傳達平面設計章琦玫提到從近年投稿可感受到設計圈存在部分跟風的情況,例如日系插畫風、版畫風到大量出現的幾何風,這些表現美則美矣,但設計的獨特性、原創性卻難以展現,總有似曾相識之虞
第四, 隱喻性、文化符號的應用。有些設計者會選擇用自己所處的文化符號作為表現方式,會增加評審理解的困難,若參與國際競賽,自然較吃虧。

 

圖/ https://www.goldenpin.org.tw/
圖/https://www.goldenpin.org.tw/
2018日本GOOD DESIGN 獲獎作品-優化文書夾結構,使用起來更便利 圖/https://www.hcj.co.jp
2018日本GOOD DESIGN 獲獎作品-優化文書夾結構,使用起來更便利 圖/https://www.hcj.co.jp
2022年iF包裝設計獎 Munchkin WildLove Bath Squirts -Bath toy packaging 圖/ https://ifdesign.com/en/winner-ranking/project
2022年iF包裝設計獎 Munchkin WildLove Bath Squirts -Bath toy packaging 圖/ https://ifdesign.com/en/winner-ranking/project

image13

 

2019年iF包裝設計評審現場 圖/章琦玫
2019年iF包裝設計評審現場 圖/章琦玫
iF 設計獎評審要點 圖/ https://www.ifdesignasia.com
iF 設計獎評審要點 圖/ https://www.ifdesignasia.com

307530596_835573870811294_880233180809920_n

拆解包裝、審慎評估作品 圖/章琦玫
拆解包裝、審慎評估作品 圖/章琦玫

 

掌握這4點,增加晉級錄取率!

清楚了哪些雷不該踩,章琦玫還談到了讓作品能「過關斬將」幾個要點:
第一, 策略性交件。一般來說競賽都會有初審、複審等階段,有些甚至會額外增加個一、兩輪審查過程。初審時競爭者眾,參賽者應在此階段提交最精彩部分,若展品數量多,甚至不用一次全部上交,待入圍後再上繳全部實體也是可以的。此外,作品陳述需簡潔扼要,部分以條列式取代段落式,容易幫助評審較快速理解作品內容。
第二, 強調功能。建議展現使用過程的特寫或模擬等加以突顯重點,避免為作品拍「大頭照」,但有時太過注重作品以外的氣氛表現,反而忽略作品本身,也容易讓人找不到重點。
第三, 了解競賽的取向。章琦玫提到每個大賽都有各自的精神與調性,例如日本GOOD DESIGN近年來重視地方創生議題,因此社會設計、地方議題、影響面擴及大眾等作品較易獲得重視;iF則著重商業市場、行銷端的創意,獨特功能、優質賣像等。惟各大競賽近年都重視環保議題,若能考量設計材料或產品的永續性等,都能增加評審對作品的認可與好感度。
第四, 使用「普世性」語言,章琦玫以設計師Stefan Sagmeister作品為例,海報設計中使用了各文化書寫中都會用到的「,」用此符號暗示人們應該適時地停頓、思考、保持理性與冷靜,是非常有效的視覺溝通。

 

Stefan Sagmeister 設計作品 圖/https://joetvrs.com/Recklessly-Bold
Stefan Sagmeister 設計作品 圖/https://joetvrs.com/Recklessly-Bold
評審的選擇,內圈為容易入選之要點 圖/徐思穎
評審的選擇,內圈為容易入選之要點 圖/徐思穎
2018 年GOOD DESIGN 年度大獎 寺廟零食計畫,從供品解決食物浪費問題 圖/优良设计奖 (Good Design Award)臉書
2018 年GOOD DESIGN 年度大獎 寺廟零食計畫,從供品解決食物浪費問題 圖/优良设计奖 (Good Design Award)臉書
圖/ https://www.wowlavie.com/article/ae1802212
圖/ https://www.wowlavie.com/article/ae1802212

 

實力養成,設計師的日常修煉

好設計絕非一蹴而就,設計師的日常修煉是什麼呢?對章琦玫來說,除了專業上的自我精進,一切都來自生活,比如走進便利商店打開飲料櫃,試著思考玲瑯滿目的貨架上哪個會是你的選擇?為何會吸引你?是品牌印象?是商品瓶身造形?產品命名?產品功能?設計圖案?還是色彩?⋯⋯以消費者的身份來理解決策方式。勤思考、隨時自我測驗,將大大助益設計能力的提升。她還特別提到建立自己的資料庫時,應尋找「反差」,資料庫裡不能只有自己喜歡的,還得容納不喜歡,甚至風格對比的內容,這樣可以避免自己的創作過於單一、同質化。

「在國外賣場看到一個辣椒醬的設計,包裝很簡單,玻璃瓶身上貼著一張貼紙,一個人被辣到的誇張表情,三種表情代表辣的程度,很直接同時趣味效果十足。」

 

辣椒醬包裝 圖/章琦玫
辣椒醬包裝 圖/章琦玫

 

得獎與設計工作

「得獎能幫助到未來的設計工作嗎?」

這個問題背後反映出設計師對產業的理解,對章琦玫來說,對獎項「為賦新辭強說愁」是沒必要的,設計師首先該思考對的題目,再著手設計,如果一件作品不能解決客戶、消費端的問題,即使得了大獎也是無用的。參與競賽確實能證明「叫好又叫座」的設計實力,若能得獎是錦上添花,但回歸工作,還是得從市場端來檢驗自己的創作。

 

Supha Bee Farm Premium Honey結合產品「蜂蜜」概念的包裝設計由泰國Prompt Design設計 圖/https://designwanted.com/the-wonders-of-thai-design/
Supha Bee Farm Premium Honey結合產品「蜂蜜」概念的包裝設計由泰國Prompt Design設計 圖/https://designwanted.com/the-wonders-of-thai-design/

 

真正的大考

蔣勳在談宋朝科舉制度對文人畫的影響時說:「考試是一個接受價值的過程」,設計大賽何嘗不是創意人的一次大考呢?對於大賽,除了贏得殊榮,更重要是獎項背後的人文精神。「我不是頂尖設計師,我只是還懷抱熱情在設計的道路上奮鬥。」是章琦玫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從業設計數十年,能在設計的賽道上竭力狂奔的創意工作者實在不多,我想對她而言,真正的大考不只是繁複的評審環節,而是用自己的經驗與判斷,讓更多優秀的設計,被世界看見。

 

延伸閱讀
https://ifdesign.com/en/
2022 日本GOOD DESIGN 大獎獲得者王小楓專訪
https://www.heyshow.com/mobile-article-detail/?id=45308&id=45308

 

徐思穎 Hsu Szu Ying (Suly Hsu) 畢業於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北京大學藝術學院, 2017年開始從事當代藝術之報導寫作,熱愛攝影、旅行。 個人網站https://nowshowup8825.wixsite.com/hsuszuying 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suly.hsu
徐思穎 Hsu Szu Ying (Suly Hsu)
畢業於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北京大學藝術學院,
2017年開始從事當代藝術之報導寫作,熱愛攝影、旅行。
個人網站https://nowshowup8825.wixsite.com/hsuszuying
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suly.h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