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捏設計的分寸,葛萊美最佳唱片包裝設計獎入圍鄭司維專訪
「鄭司維」這個名字伴隨著許多獎項:第13屆美國獨立音樂獎最佳唱片包裝設計獎、臺灣第24屆傳藝類金曲獎最佳唱片包裝獎、第52屆葛萊美獎最佳唱片包裝設計獎入圍,獎盃背後,是他對設計的洞見:如何在市場、客戶與自我間取得平衡?
鄭司維
鄭司維,設計師、設計教育工作者、任教於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系,專長為唱片包裝、表演藝術設計主視覺。
一、尋找內容:探索定義、找對問題
「設計最重要的還是內容(Content)。」
對於設計內容的挖掘,鄭司維建議兩個方法:探索定義、找對問題。「如何定義桌子?」是鄭司維每學期課堂的開場,也是他認為設計思考的重要起點,拋開桌子的功能,探索本質,是否能打開更多想像?
「我聽過最有趣的定義是:桌子是一個被支撐的平面。從這個角度出發,桌子的就未必是四隻腳的,它可不可以沒有腳?或鑲嵌在牆壁上?用盪鞦韆原理吊著?甚至結合磁浮技術,懸浮空中?」
定義試圖接近真理,但終究不是真理,它的描述可能隨著時代改變。就像設計的定義一直再被打破一樣,例如何樵暐出版的《論述設計》,書中提出了「假如設計不服務於商業,是否有更多可能?」的價值觀。另尋他法,「找對問題」是尋找內容的第二個切入點,舉例而言,我們購買電鑽的動機是在牆上挖個洞,而挖洞的目的是掛上畫作,順藤摸瓜,我們是否能對「挖洞掛畫」提出其他的解決方案呢?例如不挖洞,依然能把畫掛起來?設計者不妨參考「寫論文」的研究方法:查閱文獻、訪談專家、觀察群體、做實驗等,用這些方法洞察問題根本,在理論與實踐中尋找內容。
二、好設計:這五點不能少
除了內容,鄭司維提出判斷設計可執行性與優劣的五個要點:解決問題、熱情、市場、主張、創新。一個設計題目可能無法完全兼顧這五項,但「創新」卻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新形式、新觀點、新方法、新模式等。
「這五點如果滿足兩項就可以做了,如果能涵蓋越多要點,那就越值得做。」
他提到在臺科大設計系指導過的作品「壤壤上口Catchy Crust」,從概念到執行都滿足這五點,設計者張雅茜、王靖蓉以臺灣土地出發,將土壤與手工餅乾結合,讓人優雅地「吃土」。她們走訪臺大土壤博物館、翻閱文獻研調,以館藏「土壤剖面樣本」為原型並根據土壤分類系統,將臺灣11種代表性土壤變為「可以吃的教科書」,作品獲得2021年德國紅點設計概念獎、臺灣金點新秀年度設計獎、經濟部工業局放視大賞產品設計組金獎等多項肯定, 2022年由本本森工作室負責運營,朝商品化邁進。
三、定位:設計實務中的「拿捏」
設計師在養成、從業過程中,不免陷入市場與自我間的價值拔河,該側重哪個群體,是否有依循原則?
「設計實務中,我認為有四的象限:客戶、消費者、同行與自我價值。我認為得根據每個設計情境進行靈活調整。」
鄭司維以「設計大賽」與「市場」為例,這兩個目標分別體現了不同角度的重要性。設計大賽的評審是設計界的佼佼者,他(她)們聚焦在觀點的創新性、是否呼應當下的價值需求,例如環保議題,多數人以北極熊展開討論,若能在角度上另闢蹊徑或是製造對比,則較易受到評審親睞。在這個情況下,同行與自我價值的判斷將成為影響設計取向的關鍵因素,參賽者可通過總結歷屆作品來開拓思路。而從「產品市場化」角度出發,建議設計師把眼光放向客戶與消費者身上。
「消費者購買的原因有可能是產品便宜、好看;客戶更在乎的是成功經驗的延續,有時候太實驗性的概念會讓他(她)們心生畏懼,這時候設計師必須適時調整。」
四、設計管理:資源的運用
不少設計師都有獨當一面的渴望,例如開一間設計公司,當設計師跨向經營者時,所考慮的問題已不僅是設計作品、客戶與消費者了,還得兼顧運營目標、制度、進度、預算與品質。鄭司維提到自己最辛苦的一段日子是在輔大授課那幾年,身兼6到7門課,其中包含畢業設計,同時期還在攻讀博士學位,自己的設計公司依然如常運作,此時「設計管理」 格外重要,「管理」涉及人事、財務、行政、制度,「找對原則、以簡御繁」是其中關竅。
「管理公司制度很重要,當時的我真的分身乏術,我無法進公司,但會要求同仁寫日誌,只交代三件事:做了什麼?碰到哪些問題、如何解決?明天的計畫是?,管理就是資源的運用,我從這三點去看每個人的進度以及我能協助重點。」
五、時代的變與不變:消費者的體驗感
談到趨勢,鄭司維提到過去B2C(Business to Customer,以企業為核心)、C2B(Customer to Business,以消費者為核心)時代已然過去,現在的UI/UX設計近似於B2C的2.0版,原因是消費者其實並不清楚自己的需求,人真正的需求是什麼呢?我們可從音樂唱片的發展略見端倪,在音樂串流平台蓬勃發展的當代,訴諸實體的音樂專輯是否已成夕陽?即將走入歷史?實則不然。音樂專輯確實在2004年走向負成長,這個情況持續到2021年迎來反轉,專輯需求不降反增,原因在於音樂專輯給予人的儀式感與體驗感。
「音樂專輯給人的五感體驗很強,消費者可以感受視覺美感、裝幀、翻讀歌詞本時油墨味道喚起的感性。經過編排的曲子,讓人有聽故事的帶入感,一幕幕慢慢推進,這是串流音樂無法取代的審美體驗。」
細想這種「儀式感」的復興,或許和2000年後出生的新生代成長經驗有關,在串流時代下長大的00後,對非即時、需要慢下來的體驗有著無法抗拒的吸引力。這種「別於以往的體驗」難道不是2004年大家當時選擇放下專輯,擁抱串流音樂背後的根本邏輯嗎?
探究本源的心性
有句話說:「一個知道如何做事的人可能不缺工作,但知道為什麼這麼做的人永遠會是他(她)的老闆。」這點在知識經濟時代尤其重要,遑論以「創意」一較高下設計行業,思考是決定成敗的致勝關鍵。很多人看到了鄭司維的成功,卻鮮少人注意他是如何思考的,他說:「具備知識,有能力才有選擇權。」我想這些知識不僅來自勤學,更來自於他善於探究根源的心性,將事件解構成不同要素,視情況安排最合適的配比,讓自我價值在市場、消費者與客戶間取得完美平衡。
延伸閱讀
臺師大教授梁桂嘉:設計要從體驗中累積想像源
https://www.heyshow.com/mobile-article-detail/?id=46289
鄭司維線上作品集
https://www.behance.net/szuweicheng
本本森品牌網站
https://bunbunsens.easy.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