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抄不是「抄」!深度解析創作中「抄襲」與「挪用」的關鍵差異 【黑秀談藝】
「抄襲」近期便頻繁出現,成為網路的熱詞,到底,什麼算抄襲?藝術中的「挪用」手法算抄嗎?該如何判斷呢?
引起抄襲爭議的創作
藝術不僅是天才展現才華的殿堂,也是與先賢比高的競技場。現代主義藝術家嘗試了不同媒材、形式,挖掘材料的各種可能,到了當代,藝術家是否還能「另闢蹊徑」?有些創作由於表現手法與其他作品過於雷同,引起爭議。
挪用與抄襲,藝術家們怎麼看?
什麼是創作「挪用」?與「抄襲」到底差在哪裡?藝術家姚瑞中對這兩個概念給出明確說明,他表示:
「抄襲通常是指全部或部分原封不動的拷貝;挪用一般來說是參考原始文本進行作品的變更、移植、嫁接或重組,在西方後現代主義時期相當常見。挪用的目的在於用『文本』反思被僵固的『文本』,奠基於美術史、歷史、美學上的解構文本概念。」
影像創作者洪世聰認為挪用、拼貼是創作中常見的一種方式,藝術家在思考的過程中,為影像物注入本物上的「延意」也就是視覺化中的「它意」,作品才會有時代的對位意義。
「沒有天才,也不會有無中而生出可見之物,我們在現有的知識裡啟蒙與衍生並且創作,經過思考是必然,如果只是經由手的掠造,則是複製。杜象將小便斗這既成物提上檯面並且賦予名為『噴泉』的形而上思維,這個詞語所帶來的啟示,讓走進藝術殿堂的思維有了量體化時代中的生活面向。」
絹印版畫家黃椿元提到當代許多創作形式基本都被涉足過,挪用無可厚非,甚至有人用此「致敬」經典,但前提是挪用必須讓作品更加分才有意義。
「對我而言,挪用與抄襲創作者心裡都有明確的標準,所以不需要再去涉獵兩者的分界,但也要自己承擔後續的討論。至於『鑑定』,則需要借助藝評家與研究者的專業。」
突破外觀的迷惑:從符號學與藝術機制看挪用與抄襲
如果說「抄襲」與「挪用」同具有外觀的類似性,我們不妨透過符號學與藝術機制的觀點來透析其中的差異。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1857-1913)提出的符號學(Semiology,Semiotics)解釋了語言中文字與對象約定俗成的運作關係,語言被視為一種通泛的符號科學。對此,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皮爾斯(Charles Sanders Peirce)早有先見,他在解釋「詮釋性符號」(Interpretant)時提出了符徵、符碼、符號的概念,我們透過解釋性符號,來看其他符號。這種關係類似俄羅斯娃娃,符號與符號間是互相包含的。
「玫瑰(對象)作為一個符號,當我們置入一個文化脈絡中,就成為一個符徵,這個符徵往往又會透過某些文化成規和符碼加以解釋,例如用愛情、色彩、羅曼小說所蘊藏的歷史意義來解釋玫瑰。」
皮爾斯點出了解讀現象的語言關係,而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進一步以「表義(明示義)/深義(隱藏義)」(Denotation/Connotation)系統性的表明了符號運作的關聯。我們可以簡單從內容與形式來理解藝術作品,作品的形式外觀視為符徵,給予觀者視覺、情感上的刺激與衝擊;作品的內容論述為符旨,探討作品的議題與解讀,屬於知識、概念的探索。
回頭看達達主義代表人物馬賽爾˙杜象(Henri-Robert-Marcel Duchamp,1887-1968)1917年的作品《噴泉》(Fountain),這件作品之所以成為藝術發展的里程碑,關鍵就在作品背後豐富的文化意義,首先在形式上給予人極大的衝擊:「這樣也能成為藝術?」首次挑戰了人對藝術的定義與期待,由此延伸出的思考才是作品精妙所在,它拓展了藝術的定義、表達方式,體現了自由精神,至今仍津津樂道。
彼得˙伯格(Peter Bürger)在《前衛藝術理論》(Theory of the Avantgarde)提出藝術概念的構成、培養與藝術機制(art as insitution)的概念,藝術家在教育體系中吸收知識、養成(recruitment)能力,作品進入市場後被銷售、報導、評價、展示,這些條件既形成了藝術環境,也構成了藝術之所以能成為「藝術」的必要條件。如果我們用「舊瓶裝新酒」比喻作品形式的挪用,那為形式「注入新意」則成為判斷作品優劣的關鍵標準,創作者能否有足夠的觀點、知識來為自己的作品背書、是否能說服藝評家與研究者直接決定了作品的價值與定位。相形之下,「舊瓶裝舊酒」的仿作,內容經不起推敲,創作獨立性也很難被藝術機制認可。
藝術:予人啟發的價值
柏拉圖(Plato)說:「藝術的目的是為了模仿世俗萬物。」這個看法是建立在藝術只能表現事物表象的基礎上的。有人說這個觀點扁低了藝術,我倒認為柏拉圖正好點出了創作如果只耽於表面形式、內容卻乏善可陳的終局。仰望星空,浩渺宇宙,藝術的可貴在於創新,作品若能在合理使用的範圍下生發新的語境與解讀,即使部分概念、手法脫胎他人之手,又有何妨?
延伸閱讀
https://www.globaltimes.cn/page/202101/121388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