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文章 │ 設計常識

設計比賽這麼多,如何有效宣傳?

作者/ 黑秀網
2015/04/23
舉辦「設計比賽」最怕的就是收件數不足,即使是有知名度的主辦單位,也可遇到這樣的情況。在眾多的設計比賽中,如何讓自己主辦的活動吸引參賽者的注目呢?
 
首先,讓我們先轉換成參賽者的腳色,來看待「設計比賽」。
 
參賽者注重什麼?
 
一、獎金

重賞之下必有人才,只給香蕉當然只能請到猴子。設定的獎金不能與設計行情出入太大,例如LOGO與企業識別設計在業界的行情從五萬到五百萬都有,若設計比賽首獎連低於此水準,也莫怪活動乏人問津了。
 

插圖:北士設計 曾冠鳳

二、名氣(後續效益)


若獎金沒那麼豐厚,那起碼這個主辦單位是個令人耳熟能詳的知名企業、機關,讓參賽者感到有公信力,讓得獎的作品有後續效益,能有機會應用。對於主辦單位的品牌信任感也是設計者是否參賽的主因。
 

三、有趣

若少獎金、名氣小,起碼得圖個趣味、滿足設計人的心理需求!此時這個「設計比賽」的企劃就得具有話題性,或特殊意義,像是具有公益性質,或是參加的門檻低的活動。例如黑秀網過去主辦的「垃圾桶裡的創意」競賽,主張「回收被退件的好作品!」舉辦八屆以來共徵得8700多件作品。

 
 
設計比賽的目標族群是誰?
 
知道參賽者注重什麼後,接下來就是要鎖定「目標族群」,既然是「設計比賽」,就會希望能夠收到具專業水準的作品。誰,具有專業水準呢?一般來說,大一、大二的設計科系學生尚在初學階段,稍具專業的大四學生在忙設計畢業展,已有專業的業界人士多半下班後就倒地不起XD,所以剩下能參加設計比賽的最大宗,就是設計系大三的學生,偏偏,這個年級的學生也被學校規定要參加幾個知名的大型設計比賽呢(當成作業,是要算成績的)。說到這裡,大家終於知道為什麼台灣的設計比賽越來越少人參加了吧!
 
主辦單位若沒有特殊用意,倒不需要對於比賽身分有諸多限制,例如:限制只能學生或中華民國國民參加,否則將減少徵件的數量。
 
 
設計比賽的舉辦時間點

既然學生會是主要的目標族群,設計比賽舉辦時間點得千萬避開「寒、暑假」和「期中、期末考」。可別以為因為放假學生就會利用這段時間準備,通常放假就找不到他們啦!更別談校園宣傳了。
 
 
什麼原因影響收件數與主辦單位的公信力?

假設這個設計比賽具備了「獎金」「名氣」和「有趣」其中之一的誘因,舉辦的時間點也對,那麼還有原因影響收件數甚至主辦單位的公信力?
 

一、缺乏設計的活動主視覺

既然是設計比賽,自身的文宣素材也必須具備設計水準,因為受眾的族群是靠視覺思考的設計人阿!

 
由於廣告版面有限,活動視覺須清楚強調設計比賽的「訴求」、「誘因」與「徵件時間」,避免過多的文字影響閱讀,例如:徵食品包裝設計,總獎金一百萬,徵件時間3/20-5/20止。
 

二、複雜的活動辦法

太複雜的投稿流程,除非獎勵真的超級誘人,否則也是會讓參賽者卻步。現在已經是雲端的時代,若請參賽者在初選期間郵寄「裱板」、「光碟」與「列印紙本報名表」,可累了主辦單位和參賽者!

 
初選階段,只需讓評審們可以直接在電腦上看到作品與設計理念,等到決選階段,再要求參賽者提供實體的作品即可。
 

三、專業評審比例少,缺乏公信力

設計比賽的評審通常分為兩類,一是主辦單位的高層主管,二是具有設計專業的評審,前者負責審視作品的調性是否適合主題、符合主辦單位的精神,後者負責檢驗設計專業與創意。但由於是「設計」比賽,基於尊重專業的立場,設計人仍會根據評審是否有專業背景、知名度、評審的配分,來決定是否參賽。
 
 
善用網路,虛實廣宣並進

宣傳如何有效?如果把設計比賽視為一項商品,商品能否好賣,80%取決於商品本身,意即前述文章所提的設計比賽的獎勵與企劃是否吸引人,是否辦在對的時機點,與主辦單位是否具有的公信力。剩下來的20%,就是廣告。
 
如果徵件以兩個月為期,大約有50%左右的作品在收件截止前兩周投稿,因此宣傳的工作,重點在於不間斷地維持熱度,並且隨著受眾對象的反應,適度作彈性的調整。設計比賽的宣傳通常有實體的校園推廣、被動式的報章雜誌、公共空間的文宣曝光,另外就是最具有即時性,最能彈性調度的網路行銷!
 
 
如何做有效的網路行銷?
 
設計比賽網站

大家都知道辦比賽最好有自己的比賽網站才具有公信力,而非使用估狗表單。然而帶有系統處裡資料的比賽網站,才算到位。除了比賽資訊須清楚外,上傳作品容易,在後製作業上,能讓工作人員容易彙整表單、評審可使用線上評審系統,以節省主辦單位的作業時間。

 
另外要評估的重要項目,就是該網站搭載的網站夠不夠力,若該媒體擁有設計目標族群,並且長期注重網站優化,投放對媒體,將讓設計比賽的推廣事半功倍。
 
網路廣告,成效追蹤-廣告不是下了就沒事,假設廣告檔期一個月,則需要每周追蹤,當發現點擊率不如預期,則需要重新調整廣告內容,或是使用社群媒體導入流量。
 

善用社群媒體

如果不想讓設計比賽淹沒在眾多資訊中,使用社群媒體重複曝光是很重要的。曝光頻率,一至兩周一次。由於社群媒體上的資訊重視互動性,因此千萬不要將一模一樣的內容和話術重複貼文,每次貼文都須重新編輯,除了最基本的告知競賽內容,也可設計其他的話題,例如:提到去年的作品、或與時事相關的話題,另外最有效的,則是結合贈獎的「人氣活動」。

 

運用人氣活動,增加活動關注

現在大多數的設計比賽都有將「人氣」納入評分。這倒不是說,朋友越多的人越有勝算;安排人氣活動主要的目的,主要是藉著眾人力量,擴張活動被關注度。人氣活動的設計應盡量簡單,讓人方便投票。獎品的設定要不就是多項,小而美的物件,要不就是用少量高單價物件來吸引人。

 

選擇具有整合能力的設計媒體

首先須視該媒體的資源與行銷設計比賽的經歷是否充足,用來評估的項目包含社群數量、行銷工具的多元性(具有廣告、edm、社群網站與實體廣宣經驗),以及最重要的-與社群的互動是否緊密,這方面從該媒體所提供的歷年案例與成效即可得知。